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着力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跑起来”的部署要求,10月11日,党委办公室在鼎新图书馆“黄大年茶思屋”举办首场专题工作沙龙,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徐昊作主题报告,共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交流研讨党委办公室业务如何拥抱AI、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工作质效。本次工作沙龙由党委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郭松洋主持。
会上,徐昊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为题,深入阐释了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范式转变,通过实践案例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大模型与AI Agent、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场景,分析了AI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应对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路径和对高校办公室如何利用AI提高工作质效的思考。

郭松洋指出,田辉书记在秋季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一个着力”的战略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科技赋能、抢抓机遇,着力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跑起来”,党委办公室作为学校党政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深刻认识到以人工智能赋能主责主业,进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所在、更是必选动作。“拥抱”AI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思维方式的革新、工作模式的重构、能力结构的升级。下一步,党办全体人员要以此次工作沙龙为起点,认真思考哪些工作可以被AI创新?哪些工作可以用AI改革?哪些工作可能被AI淘汰?不仅要成为AI的“使用者”,更要成为“推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迭代,让党委办公室从“离AI很远”变为“离AI很近”,以AI为翼,在服务学校党委事业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AI赋能工作提质增效展开热烈讨论,徐昊教授逐一进行解疑释惑并交流意见建议、提出工作思路。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能有效破解传统工作中“低效重复”与“精准快速”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主动拥抱、科学驾驭、坚守底线”的实践原则,推动AI技术与办公室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