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记动态 > 正文

书记动态

吉林大学召开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调度会

发布时间:2024-04-30 点击量:

强特色、促交叉,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创一流、推转型,擦亮吉大工学新名片。4月28日,在工科集群启动建设一周年之际,吉林大学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调度会在鼎新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工科集群建设的阶段性成就、明晰存在问题、厘清工作思路、部署重点任务,吹响了全校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赶超进位的新号角。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并讲话。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主持会议。

姜治莹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先后实施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文科振兴计划”“工科集群建设”“强农兴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全校共同努力下,各学科发展提级换挡、动能澎湃,一批具有吉大标识的成果百花齐放,一批镌刻吉大烙印的实践推动发展,其中,工科涉及学院最多,横跨学部最多,分布校区最多。姜治莹强调,要提高站位、强化使命,充分认识“工科集群建设”的重要意义,建强工科是学校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动之为,是学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举,是学校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姜治莹从聚焦国之大者,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坚持引育并举,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注重交叉融合,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等方面总结一年来学校工科集群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理性看待差距不足,并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以优化教师分类评价为先导,破解工科理科化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分类分层次设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制定出台符合我校工科实际的评价体系。二是以聚力高端人才引育为关键,壮大一流师资队伍。要变被动“等才”为主动“请才”,兼顾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三是以加快建设重大平台为载体,着力夯实科研根基。要强化重大平台管理,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索引作用,引进高端人才、产出重大成果;要强化新平台建设,提升工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四是以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要选好“苗子”,打造“金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走进现实中的实践课堂,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历练中增长本领才干。五是以加快基础项目建设为保障,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要全方位做好“黄大年科研楼”“未来科学园”等在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科学论证后续项目筹建工作。六是以构建高效协同机制为支撑,全面激活发展动力。要强化学科协同,打破学院壁垒,加强有组织科研,大力推进“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共享机遇、共担使命,以抱团取暖、集成作战的方式,齐心协力去争取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要加强校地协同,推进成果转化,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项目、积极争取资源,实现成果高效转化、高质量转化。要强化校企协同,高效合作对接,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和重大难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搭建学科、学者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力推进学者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七是以发挥优秀校友作用为切入,深入挖掘外部资源,全力凝聚工科建设的校友力量,提升学校工科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广大校友的归属感、自豪感。

姜治莹强调,要抢抓机遇、实干笃行,奋力扛起“工科集群建设”的责任担当。推进“工科集群建设”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只有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一步接着一步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工作专班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书记和校长负总责,牵头校领导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各工作组要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强化统筹协调、增强沟通联络、加大督促指导。二是基层学院要主动争取、自我加压。各学院书记院长既要“上接天线”,吃透学校决策部署的战略考量、政策逻辑、机遇红利;也要“下接地气”,找准结合学院实际转化落地的路径方法、务实举措、工作抓手,把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意图和落实工作举措搞清楚、弄明白、抓到位。各专家学者既要在“埋头苦干”中潜心钻研、勇攀高峰,也要在“抬头看路”中审视全局、把准方向。三是校内单位要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各单位、各学院要树牢“一盘棋”的思想,强化“一家亲”的意识,牵头单位要敢于牵头、发挥“主攻手”的作用,配合单位要善于协同、发挥“助攻手”的作用,主动沟通协商、加强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推进。四是相关部门要强化督导、跟踪问效。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两办督查室要对具体工作深督实查,“回头看”专项督导组要根据学校工作务虚会上的安排有序推进,要结合干部换届调整,将督导结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指标,既要为敢为善为者撑腰,也要向不为懒为者亮剑。

张希指出,推进工科集群建设是学校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回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新需要,适应国际工程教育新趋势,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出的积极探索。一年来,工科集群建设相关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攻坚克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张希强调,各学院要加强“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落实,针对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引育并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发展建设工科,不拘泥于学科限制,用好学科交叉融通发展的“催化剂”。注重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和管理,开拓新的研究范式,让工程科学研究能顶天,让工程技术研究能立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重解决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课程体系陈旧等问题。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不断提高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加快推进分类评价,以科学分类评价,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的潜力。张希希望各学院能够汇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信心,群策群力,推动工科集群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夯实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根基。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围绕推动工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切实把工科的规模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实现由“量”到“效”的提升,建立整体协同机制、更好发挥集群效应等方面汇报了学校整体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地球科学学部等工科集群建设相关的14个学院负责人从学科生态建设、人才方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组织的科研创新进展、高质量国际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分别汇报各学院工科集群建设年度进展情况和未来计划。

校党委常委,工科集群建设领导小组职能部门成员单位负责人,工科集群建设相关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回头看”督导检查组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