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记动态 > 正文

书记动态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谈“教育强省 高校何为”

发布时间:2023-08-23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近期,吉林省教育厅开展了“学习讲话求深入、教育强省大家谈”大讨论活动,今天的“知名书记校长谈教育强省”栏目,一起来听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谈“教育强省 高校何为”——


                                                                                                     扛起高等教育担当

                                                                                                     助力吉林振兴发展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姜治莹

姜治莹,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更是服务发展的源泉。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大省,在吉林振兴发展的征程中,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在高校事业前进的篇章中,同样也离不开吉林的鼎力支持和保驾护航。

我们深刻认识到,吉林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胸怀大局、共谋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东北考察,踏遍白山黑水,跨过松江辽河,先后3次视察吉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吉林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出了全面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坚决扛起服务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牢记嘱托、知责奋进。

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成为大国科技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重大部署,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决扛起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

我们深刻认识到,吉林大学使命光荣、大有可为,必须勇攀高峰、再立新功。

吉林大学作为我们党布局在东北地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始终立足吉林、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服务吉林的坚定决心,要求我们必须站在面向未来、接续奋斗的高度,坚决扛起融入区域建设、推动区域发展的历史重任。

吉林省与吉林大学始终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地校携手共进、校地深度融合,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注重高位统筹推进,与吉林省以及省内各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力推动校地合作互促互进、共融共赢,构建了服务发展“新模式”。始终聚焦产学研用结合,围绕区域发展核心关键,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了服务发展“新引擎”。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精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成立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东北抗联研究中心,“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获批国家高端智库,推动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构建了服务发展“新高地”。始终强化优秀人才供给,建立具有吉大特色的人才引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助力东北振兴,每年有大批学子留吉就业创业,汇聚了服务发展“新动力”。始终践行服务家乡使命,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学校以科技创新助力通榆县快速发展,提供吉大方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学校医护工作者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守护了家乡人民生命健康,彰显了服务发展“新成效”。在吉林振兴发展进入“上升期”、驶入“快车道”的关键阶段,吉大师生融入吉林振兴的信心更加坚定、声音更加豪壮、脚步更加铿锵。

面向未来,吉林大学将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辐射作用,矢志培育时代新人,持续推动成果转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充分发挥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优势。想方设法引进人才、排除万难留住人才,让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吉大、扎根吉林、建设吉林。同时,结合地方需要、聚焦行业特质、强化多元复合,培养优秀人才,让更多的吉大学子热爱吉林、留在吉林、贡献吉林。

二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创新优势。立足吉林产业结构布局,对标吉林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引导创新团队、学术大师、领军人物,与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面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高质量转化,让吉大的科研资源在吉林大地开花结果。

三是充分发挥扎根吉林服务吉林的区位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学校学科、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全面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汽车制造、冰雪装备及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研发等吉林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立足吉林需要、服务吉林振兴。

四是充分发挥又红又专吉大精神的先天优势。红色革命精神、白求恩精神、黄大年精神、北上精神,既是吉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吉林省精神的重要体现。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研究阐释、打造文化精品,让具有吉大烙印、吉大标识的特色文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到吉林人民心中,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再上新高度,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驱动力和文化感染力。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作为吉林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吉林大学一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吉林、服务吉林、建设吉林,加速打造引领吉林、支撑东北、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人才策源地、创新增长极、教育新高地,为吉林省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贡献吉大力量、彰显吉大担当。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吉林大学校长 张希

张希,男,汉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新的人口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并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在中共中央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点明了三者间的逻辑关系,也为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个省份可以考虑结合地方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使教育强省建设真正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吉林省科教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校地互动活跃,拥有建设教育强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学术底蕴和传统优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吉林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毕业生留省就业占比从2018年的25.5%提升至2022年的36.2%,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教育强省建设首先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以吉林大学为例,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体量位居全国前列。学校8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9个学科入选“拔尖计划”2.0基地,总排名第九。特别是最近,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2022年国家教学奖共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排名全国第六。学科门类齐全既是吉大的优势,也是我们的短板。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速,一些学科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之间的壁垒仍然很高,综合优势并未充分显现。今年,我们将“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主题,希望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趋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学校学科设置动态优化调整,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结合吉林省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学校增设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等新专业,设立“外语+区域国别学”“食品工程+药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努力培养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

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吉林大学的传统优势。在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学校面向未来,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建成159间“标准化、智慧化、功能化”教室,实现了对全校6,000余门课程的直播、录播。我们将这些数字课程资源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不为学分,只为学习”,实现了“学校任何一名学生可以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同时,学校放宽学生转专业限制,使兴趣成为学生们最好的老师,从而回归教育初心,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来到吉林。

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同时,学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有机结合,一体统筹,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人才,以人才引领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形成三者间的倍增效应。科教融汇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青年学子既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也可以在科研实践中意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短板,从而带着问题学,更可以在科教融汇中培养品判性思维,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产教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的前沿,弥补学校教学相对于产业需求的滞后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切性。

强教必先强师,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吉大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目前,国家级人才总数达到434人次,4年来增加183人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强化“请才”理念,逐步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引育体系,有效弱化“称号”和“身份”,使成就贡献相当者薪酬待遇相近。设立教学和社会贡献等特殊通道,从而释放人才活力,使各类人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实现教学、科研、人才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倍增效应。另一方面,学校坚持“筑巢引凤”,以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成就人才。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总之,科技需要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教育、科技、人才需要不断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这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未来,吉林大学要为教育强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吉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